【道貌岸然什么意思】“道貌岸然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表面上看起来正经、有道德,但实际上内心却虚伪、不正派。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,通常用于批评那些言行不一、表里不一的人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道貌岸然 |
拼音 | dào mào àn rán |
出处 | 出自《宋史·儒林传》:“道貌岸然,而心术则诡谲。” |
含义 | 表面上装作正经的样子,实际上内心虚伪、不正派。 |
用法 | 一般用于形容人,多为贬义。 |
近义词 | 虚情假意、口是心非、两面三刀 |
反义词 | 表里如一、光明磊落、诚实守信 |
二、使用场景
“道貌岸然”多用于以下几种情况:
1. 批评他人行为不端:比如某人平时表现得非常正直,但背后却干着坏事。
2. 讽刺社会现象:如某些官员或名人表面光鲜亮丽,实则腐败堕落。
3. 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性格:常用于刻画虚伪、伪善的角色。
三、例句参考
- 他虽然道貌岸然,但私下里却是个十足的骗子。
- 这些所谓的“慈善家”,不过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罢了。
- 在职场中,有些人总是道貌岸然地掩饰自己的私心。
四、总结
“道貌岸然”是一个具有强烈批判意味的成语,强调的是外在形象与内在本质之间的巨大反差。它提醒我们不要被表面的“正经”所迷惑,要学会看透事物的本质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也应努力做到表里如一,避免成为“道貌岸然”的人。
结语: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,更是文化的体现。“道貌岸然”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一个词语的含义,也启发我们在为人处世上要更加真诚和正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