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暴殄天物怎么读】“暴殄天物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浪费或糟蹋珍贵的东西。但很多人对这个成语的正确读音和含义并不清楚,甚至误读。为了帮助大家准确掌握这个成语的发音与用法,本文将从拼音、解释、出处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
“暴殄天物”出自《尚书·武成》:“暴殄天物,贼害百姓。”其中,“暴”意为残害,“殄”意为灭绝,“天物”指的是自然界的万物,尤其是指珍贵之物。整个成语的意思是:任意糟蹋、浪费上天赐予的宝贵东西,是一种不珍惜资源的行为。
在现代汉语中,该成语多用于批评浪费行为,如浪费食物、资源等,具有较强的警示意义。
该成语的正确读音为:bào tiǎn tiān wù。
二、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暴殄天物 |
正确拼音 | bào tiǎn tiān wù |
成语结构 | 联合式 |
出处 | 《尚书·武成》 |
字面意思 | 残害、灭绝上天赐予的万物 |
引申含义 | 浪费、糟蹋珍贵的东西 |
常见用法 | 批评浪费行为 |
近义词 | 浪费资源、糟蹋财物 |
反义词 | 珍惜资源、节约使用 |
使用场景 | 日常生活、教育、新闻评论等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读音易错点:
“殄”字较为生僻,许多人会误读为“zhǎn”或“tiǎn”,但正确读音应为“tiǎn”。
2. 理解误区:
有些人可能误解“天物”为“天空中的事物”,其实它更偏向于“自然界的珍贵资源”。
3. 使用建议:
在正式写作或口语表达中,应根据语境合理使用该成语,避免滥用。
通过以上内容,相信大家对“暴殄天物怎么读”以及其含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当珍惜资源,避免“暴殄天物”的行为,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