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丧心病狂什么意思】“丧心病狂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行为极其恶劣、失去理智,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。这个词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,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做出极端、不道德或令人震惊的行为的人。
一、含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丧心病狂 |
拼音 |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|
出处 | 出自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然其性本贪残,虽曰‘忠义’,实则‘丧心病狂’。” |
含义 | 形容人丧失了良心和理智,行为极端、疯狂,往往带有不道德或残忍的意味。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心理状态,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。 |
情感色彩 | 贬义 |
近义词 | 疯狂至极、丧尽天良、胡作非为 |
反义词 | 安分守己、正直善良、理智冷静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新闻报道中:
“某地发生恶性事件,凶手手段极其残忍,被网友称为‘丧心病狂’。”
2. 文学作品中:
“他为了金钱不择手段,最终走上了不归路,真是丧心病狂。”
3. 日常交流中:
“你这样做太过了,简直丧心病狂!”
三、常见误解与辨析
- 误用:有些人可能会将“丧心病狂”与“疯疯癫癫”混为一谈,但实际上,“丧心病狂”更强调“丧失良知”,而非单纯的“精神失常”。
- 语气程度:相比“疯狂”、“极端”,“丧心病狂”更具道德批判意味,适用于对行为的强烈谴责。
四、结语
“丧心病狂”不仅是对一个人行为的描述,更是对其道德底线的质疑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避免做出任何违背良知和法律的事情,保持理智与善良,远离“丧心病狂”的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