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】《资治通鉴》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历史著作,它以编年体的形式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,内容详实、结构严谨,被誉为“史学双璧”之一(另一部为《史记》)。对于许多学习中国历史的人来说,“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”是一个基本但关键的问题。下面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。
一、
《资治通鉴》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、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大型历史巨著。该书历时19年完成,成书于公元1084年。全书共294卷,约300万字,涵盖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03年)至后周显德六年(公元959年)共1362年的历史。
司马光在编写此书时,广泛参考了多种史料,注重史实的准确性与客观性,并强调以史为鉴、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思想。因此,《资治通鉴》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,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政治意义和教育意义的经典之作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 |
| 书名 | 资治通鉴 |
| 作者 | 司马光(北宋) |
| 成书时间 | 公元1084年 |
| 编纂时间 | 历时19年 |
| 体例 | 编年体 |
| 记录年代 | 公元前403年—公元959年 |
| 卷数 | 共294卷 |
| 字数 | 约300万字 |
| 主要特点 | 史实准确、结构严谨、重视借鉴 |
| 历史地位 | “史学双璧”之一(与《史记》并列) |
| 思想内涵 | 以史为鉴,服务于现实政治 |
三、结语
“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”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,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却极为深远。司马光以其卓越的史学才能和坚定的政治信念,完成了这部传世之作。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日常阅读中,《资治通鉴》都是一部值得深入研读的经典文献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