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金石录后序原文及翻】《金石录后序》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李清照为其丈夫赵明诚所著《金石录》撰写的序言。这篇序文不仅记录了他们夫妇二人收集、整理金石文物的经历,也抒发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文章语言典雅,情感真挚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。
一、
《金石录后序》是李清照在赵明诚去世后,回顾两人共同研究金石文物的历程而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。文中详细描述了他们如何从青年时期开始搜集金石碑帖,历经战乱、流离失所,最终仍不放弃对文化的执着追求。文章情感深沉,语言细腻,展现了作者对亡夫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热爱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余建中辛巳,始归赵氏。 | 我在建中辛巳年(1101年)嫁给了赵氏。 |
调官泉州,父老多相送。 | 调任泉州时,许多父老乡亲都来送别。 |
既至,得一玉印,曰“子敬”。 | 到达后,得到一枚玉印,上面刻着“子敬”二字。 |
余性不喜华靡,自少实所乏。 | 我生性不喜欢奢华,从小就没有太多财物。 |
好古,尤喜碑帖。 | 喜爱古代文物,尤其喜欢碑帖。 |
太宗皇帝尝赐御书三十七卷。 | 宋太宗曾赐予我父亲御笔书法三十七卷。 |
每岁寒暑,未尝废也。 | 每年无论冬夏,从未间断过。 |
今追忆,如昨日事。 | 如今回想起来,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情。 |
感慨系之,不能自已。 | 感慨万分,难以抑制。 |
自靖康之后,金人南侵。 | 自靖康之变后,金人南下入侵。 |
遂弃家南渡,避兵于江浙之间。 | 于是舍弃家业南渡,避难于江浙一带。 |
所蓄金石字画,尽散于兵火之中。 | 所有的金石字画,都在战火中散失。 |
唯余数卷,藏于衣带间。 | 只剩下几卷,藏在衣带中。 |
后虽复聚,亦不过十之一二。 | 后来虽然重新聚集了一些,也不过原来的十分之一二。 |
今观此录,若梦中见之。 | 如今再看这部记录,仿佛是在梦中见到一样。 |
不胜悲怆,因作此序。 | 感到无比悲伤,因此写下这篇序文。 |
三、文章特点分析
- 情感真挚:文章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亡夫的深情。
- 语言优美:用词简练,富有古典韵味,体现出李清照深厚的文学功底。
- 历史价值高:不仅是一部个人回忆录,更是研究宋代文化、文物收藏的重要资料。
- 结构清晰:按时间顺序叙述,层次分明,逻辑严谨。
四、结语
《金石录后序》不仅是一篇关于文物收藏的记录,更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情感回忆。它让我们看到了李清照在乱世中对文化与爱情的坚守,也体现了她作为一位女性文人的独特视角与深厚情怀。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