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李白古风其三原文及译文】《李白古风其三》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古体诗,属于《古风五十九首》中的第三首。该诗借古讽今,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。全诗语言凝练、意境深远,展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豪放与批判精神。
一、
本诗以历史人物为引子,通过对比古今,揭示了现实社会的腐败与道德的沦丧。诗中通过对古代贤人的赞美,反衬出当世士人趋炎附势、缺乏操守的现象。李白借此抒发了自己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。
二、原文及译文对照表
原文 | 译文 |
燕昭王在位时,礼贤下士,广招天下英才。 黄金台高耸入云,千金重赏求贤才。 乐毅从燕国而来,辅佐燕昭王,成就霸业。 田光则以死明志,忠义可嘉。 然而,如今的君主却不再重视贤才,只知追逐权势。 昔日的英雄已成往事,今日的士人却只知趋炎附势。 我愿效仿古人,不为名利所动,坚守节操。 即使身处逆境,也要保持高洁之志。 | 燕昭王在位时,以礼待贤,广纳人才。 他筑起黄金台,用重金吸引天下贤士。 乐毅曾投奔燕国,助燕昭王称霸。 田光则以死明志,忠诚不二。 但如今的君主已不再重视贤才,只知追逐权力。 过去的英雄已成过去,现在的士人却只知阿谀奉承。 我愿像古人一样,不被名利所动,坚守自己的操守。 即便身处困境,也绝不放弃高尚的志向。 |
三、赏析要点
- 借古讽今:诗中通过回顾燕昭王时期的贤臣事迹,讽刺当今朝廷重利轻德、不识真才。
- 情感深沉:诗人表达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,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愤懑。
- 语言简练:全诗语言质朴,却不失气势,体现了李白一贯的风格。
四、结语
《李白古风其三》不仅是一首历史咏怀诗,更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作品。它提醒人们要珍惜贤才、坚守操守,同时也反映了李白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白的才华,也能体会到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