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身无长物的意思】“身无长物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出自《晋书·王恭传》。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“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”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贫穷,除了自己之外,没有任何多余的财物或资产。但在现代语境中,它也可以引申为一个人生活简朴、不追求物质享受,甚至有一种清高自持的意味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身无长物 |
拼音 | shēn wú cháng wù |
出处 | 《晋书·王恭传》:“(王恭)尝与(王)忱共坐,(王)忱谓曰:‘君此间何以空无长物?’恭曰:‘我亦无长物。’” |
基本含义 | 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,形容贫穷或生活简朴 |
引申含义 | 不追求物质享受,清高自持 |
二、用法举例
句子 | 说明 |
他出身贫寒,身无长物,却靠勤奋努力成为一代名士。 | 表示贫穷但有志向 |
这位老教授生活简朴,身无长物,却深受学生敬重。 | 表示不追求物质,清廉自守 |
他虽然身无长物,但精神世界丰富,令人佩服。 | 强调精神层面的充实 |
三、常见误用
1. 误解为“没有特长”
有人将“身无长物”理解为“没有技能或特长”,这是错误的。“长物”指的是多余的物品,而非能力。
2. 误用于描述“身体状况”
“身无长物”不能用来形容身体虚弱或健康问题,这属于用词不当。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成语 |
近义词 | 一贫如洗、家徒四壁、囊中羞涩 |
反义词 | 富可敌国、财大气粗、腰缠万贯 |
五、总结
“身无长物”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原本强调的是物质上的匮乏,但在现代使用中,也常被赋予一种精神层面的象征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在物质之外,人的价值往往更体现在品格与精神追求上。在日常交流中,正确使用这一成语,有助于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尊重和对精神富足的推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