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地一沙鸥全诗】“天地一沙鸥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旅夜书怀》。原诗为:
> 细草微风岸,危樯独夜舟。
> 星垂平野阔,月涌大江流。
> 名岂文章著,官应老病休。
> 飘飘何所似,天地一沙鸥。
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途中所作,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、仕途坎坷的感慨,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悲凉。其中“天地一沙鸥”一句,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,象征着人在广阔世界中的渺小与孤独。
一、
《旅夜书怀》是杜甫晚年漂泊生活的真实写照。诗中通过描绘夜晚江边的孤舟、辽阔的天空与奔腾的江水,营造出一种苍茫、孤寂的意境。诗人借景抒情,表达自己虽有才华却不得重用的愤懑,以及面对人生无常时的无力感。
“天地一沙鸥”一句,以沙鸥自比,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。沙鸥在广袤天地间显得微不足道,正如诗人身处乱世,虽有抱负却难有作为。
二、核心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《旅夜书怀》 |
作者 | 杜甫(唐代) |
出处 | 《杜工部集》 |
创作背景 | 漂泊途中,晚年生活困顿 |
主题思想 | 人生无常、仕途坎坷、孤独感 |
代表诗句 | “天地一沙鸥” |
诗歌风格 | 沉郁顿挫、意境开阔、情感深沉 |
艺术手法 | 借景抒情、比喻、对比 |
历史评价 | 千古名句,体现杜甫忧国忧民情怀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天地一沙鸥”不仅是一句诗,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象征。它揭示了个体在宏大宇宙面前的渺小,也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无奈。这种情感在后世文人中广泛共鸣,成为表达孤独、漂泊、理想与现实冲突的重要意象。
杜甫的这首诗虽然简短,但语言凝练、意境深远,体现了他“诗史”的创作特点,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解读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