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甄选问答 >

昔仲尼师项橐怎么读

2025-08-26 09:38:18

问题描述:

昔仲尼师项橐怎么读,有没有人理我啊?急死个人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26 09:38:18

昔仲尼师项橐怎么读】“昔仲尼师项橐”这句话出自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,原文为:“昔者,仲尼师项橐。”意思是说,从前孔子曾经以项橐为师。这句话在古代文献中常被引用,用以说明孔子虚心求教、不耻下问的精神。
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句话的读音、含义以及相关背景,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。

一、文字读音

拼音 声调 注释
第一声 从前、过去的意思
zhòng 第四声 古代兄弟排行中的第二位,也用于人名如“孔子”
第二声 孔子的字,即“仲尼”
shī 第一声 老师、学习
xiàng 第四声 姓氏
tuó 第二声 一种古代的口袋,也可指人名

二、语句解释

- 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

- 原意:孔子曾以项橐为师。

- 引申义:强调孔子虚心好学、不拘身份的学习态度,即使对方是孩童或地位较低的人,只要有所长,便愿意向其学习。

三、人物简介

人物 简介
孔子(仲尼) 春秋时期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
项橐 传说中的一位少年,因聪明才智被孔子尊为老师

四、文化意义

- 尊师重道:孔子作为一代圣人,仍愿向他人学习,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。

- 不拘一格:不论身份高低,只要有真才实学,都值得尊敬和学习。

- 教育理念:强调学习不应受年龄、身份限制,应保持开放心态。

五、常见误读与注意点

问题 解答
“项橐”如何读? xiàng tuó
“仲尼”是否为孔子的本名? “仲尼”是孔子的字,本名孔丘
这句话是否真实记载? 出自《战国策》,属文学性记载,非正史
是否有其他典故提及此事? 《论语》中未见此记载,多见于后世文献

六、总结

“昔仲尼师项橐”是一句体现孔子谦逊精神的古文,虽不见于《论语》,但在后世广泛流传,成为尊师重道、虚心求教的典范。通过了解其读音、含义及文化背景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教育思想与价值观。

项目 内容
文字读音 昔(xī)、仲(zhòng)、尼(ní)、师(shī)、项(xiàng)、橐(tuó)
出处 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
含义 孔子曾以项橐为师
文化意义 尊师重道、不拘身份、虚心求教
人物 孔子(仲尼)、项橐(传说中的少年)
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“昔仲尼师项橐”这句话的来源、读音、含义及其背后的文化价值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