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邶风式微诗经译文】《邶风·式微》是《诗经·国风》中的一篇,出自《邶风》,属于先秦时期的民歌。全诗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,表达了百姓在劳役中的辛酸与对统治者的不满。以下是对该诗的翻译与总结。
一、原文
> 式微式微,胡不归?
> 微君之故,胡为乎泥中?
二、译文
> 天色昏暗了,为什么还不回家?
> 要不是为了君王的差事,我怎么会陷在这泥泞之中?
三、
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劳动人民在繁重劳役中的痛苦和无奈。诗人通过“式微”、“泥中”等意象,表达出对生活困苦的感叹,同时也隐含着对统治者苛政的批评。诗歌虽短,但情感深沉,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。
四、表格对比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邶风·式微 |
出处 | 《诗经·国风》 |
朝代 | 先秦 |
主题 | 劳动人民的辛酸与对统治者的不满 |
表达方式 | 简洁、直白、情感真挚 |
意象 | 式微(天色昏暗)、泥中(艰难处境) |
情感基调 | 悲愤、无奈、哀怨 |
语言风格 | 古朴、凝练、富有节奏感 |
文化价值 | 反映古代社会的劳役制度与民众生活状态 |
五、结语
《邶风·式微》虽然篇幅短小,却深刻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境遇,体现了诗经“饥者歌其食,劳者歌其事”的现实主义精神。它不仅是文学作品,更是历史的见证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