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甄选问答 >

大包大揽出处于哪里

2025-09-03 09:17:14

问题描述:

大包大揽出处于哪里,有没有大佬在?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03 09:17:14

大包大揽出处于哪里】“大包大揽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处理事情时,主动承担全部责任或任务,不推卸、不逃避。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广泛,常见于工作、生活、管理等多个领域。

那么,“大包大揽”到底出自哪里?它有什么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呢?下面将从出处、含义、用法及演变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。

一、出处与来源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大包大揽
出处 无确切古籍记载,为现代汉语中形成的固定表达
初次出现时间 20世纪中叶以后,随着现代汉语的发展逐渐流行
来源推测 可能源于民间俗语或地方语言,后被正式收录进现代汉语词典

说明:

“大包大揽”并非来自古代经典文献,而是在现代口语中逐步形成并被广泛使用的成语。其结构类似“包揽一切”,强调全面负责、独自承担的意味。

二、含义与用法

项目 内容
含义 指一个人或组织主动承担全部责任或任务,不推诿、不逃避。
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领导、管理者、团队成员等在工作中表现出强烈责任感的行为。
褒贬色彩 中性偏褒义,表示积极主动、勇于担当的精神。
近义词 包揽一切、独当一面、责无旁贷
反义词 推诿塞责、敷衍了事、避重就轻

举例说明:

-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,他总是大包大揽,确保每个环节都顺利进行。

- 领导对员工说:“你如果愿意大包大揽,我就放心把任务交给你。”

三、文化背景与演变

项目 内容
文化背景 体现了中华文化中“担当”“责任感”的价值观,尤其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较为突出。
现代应用 在企业管理、政府治理、社会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,成为衡量责任心的重要标准之一。
语义演变 从最初的口语表达,逐渐发展为书面语和正式场合中的常用词语。

总结:

虽然“大包大揽”没有明确的古典出处,但它作为现代汉语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成语,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,反映了人们对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推崇。

四、总结

“大包大揽”是现代汉语中一个表达主动承担责任的成语,虽无确切古籍出处,但因其形象生动、意义明确,已被广泛接受和使用。它不仅在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,在正式场合也常用于描述个人或组织的责任意识和执行力。
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大包大揽”虽为现代词汇,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,是中华语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