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目不窥园什么意思】“目不窥园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三年不窥园,其精如此。”原意是指读书专心致志,连园中的景色都不顾得看。后来引申为形容人专心致志、埋头苦学,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目不窥园 |
拼音 | mù bù kuī yuán |
出处 | 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 |
原意 | 专心读书,不看园中景色 |
引申义 | 专心致志,不被外界干扰 |
用法 | 形容学习或工作非常专注 |
近义词 | 专心致志、心无旁骛 |
反义词 | 心不在焉、三心二意 |
二、详细解释
“目不窥园”最早是用来形容董仲舒在学习时的专注态度。他为了钻研学问,三年都没有走出书房,甚至连院子里的风景都懒得看一眼。这种精神体现了古代学者对知识的极度追求和投入。
在现代,“目不窥园”常用来表扬一个人在学习或工作中非常专注,能够排除一切干扰,全身心投入到当前的任务中。它强调的是“专注力”和“毅力”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学习环境:学生在备考期间,常常会说“我要目不窥园,专心复习”。
2. 工作场合:一个程序员在开发新功能时,可能会说“我这段时间要目不窥园,完成项目”。
3. 个人修养:有人形容自己“目不窥园”,表示自己不被外界诱惑所动摇,坚持自己的目标。
四、注意事项
虽然“目不窥园”强调专注,但在实际生活中,也不能完全忽视外界信息。适度关注外部世界,有助于拓宽视野、提升综合能力。因此,在强调专注的同时,也要注意平衡与协调。
五、结语
“目不窥园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提醒我们,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,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高度的专注力。但同时,也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松,保持生活的平衡与和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