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如约而至的意思解释】“如约而至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按照约定的时间或条件如期到达。这个词语表达了诚信、守时以及对承诺的尊重。
一、意思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如约而至 |
拼音 | rú yuē ér zhì |
字面意思 | 按照约定的时间或条件到来 |
引申含义 | 表示信守诺言、准时到达、履行承诺 |
使用场景 | 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按约定时间出现,强调诚信与守时 |
近义词 | 守约而来、如期而至、如期而至 |
反义词 | 违约不至、失约未到、迟到失信 |
二、详细解释
“如约而至”由“如”、“约”、“而”、“至”四字组成:
- 如:意为“依照、按照”;
- 约:指“约定、承诺”;
- 而:表示承接关系,相当于“然后”;
- 至:意为“到达”。
整体意思是“按照约定的时间或条件到达”,多用于描述人或事件在约定时间内如约而至,体现出一种责任感和诚信精神。
三、使用示例
1. 人物场景:
“他答应今天来参加聚会,果然如约而至。”
——说明对方信守承诺,按时到场。
2. 事件场景:
“新书如约而至,读者们纷纷前往书店购买。”
——说明书籍按照预定时间发布。
3. 抽象表达:
“春天如约而至,万物复苏。”
——用拟人手法形容季节的规律性到来。
四、注意事项
- “如约而至”多用于书面语或较为正式的场合;
- 不宜用于口语中过于随意的表达;
- 使用时需注意上下文是否符合“约定”的情境;
- 与“如期而至”意思相近,但“如约而至”更强调“约定”这一前提。
五、总结
“如约而至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,代表了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对诚信、责任和承诺的重视。无论是在个人交往还是社会活动中,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