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步出夏门行曹操原文】《步出夏门行》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曹操所作的一组乐府诗,原题为《陇西行》,后人将其称为《步出夏门行》。这组诗共五首,内容多描写自然景象、人生感慨和对历史的反思,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,体现了曹操诗歌的雄浑风格与深沉情感。
一、作品概述
《步出夏门行》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(207年)北征乌桓途中所作,反映了他对人生短暂、功业未竟的感慨,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思考。全诗以“观沧海”开篇,气势恢宏,奠定了整组诗的基调。
二、诗歌
诗篇 | 标题 | 内容简要 | 主题思想 |
第一首 | 观沧海 | 描写大海的壮阔景象,表现诗人胸怀宽广 | 表现自然壮丽与个人志向 |
第二首 | 短歌行 | 抒发对人生短暂、贤才难求的感叹 | 感叹人生无常,渴望人才 |
第三首 | 蒿里行 | 记录战乱中百姓流离失所的情景 | 反映社会动荡与人民苦难 |
第四首 | 冬十月 | 描写冬日景象,抒发思乡之情 | 表达思乡情怀与人生感慨 |
第五首 | 龟虽寿 | 通过龟蛇长寿比喻,表达老当益壮的精神 | 坚持奋斗、不畏衰老 |
三、艺术特色
1. 语言质朴自然:曹操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,不事雕琢,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。
2. 情感真挚深沉:诗中既有对人生的感慨,也有对理想的追求,情感丰富。
3. 意境开阔宏大:如“观沧海”一章,以大海的浩瀚象征胸怀的广阔。
4. 结构严谨:五首诗各具主题,又相互呼应,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。
四、历史评价
《步出夏门行》是曹操文学成就的重要代表,被誉为“建安风骨”的典范之作。其诗风刚健有力,内容贴近现实,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。清代学者王夫之曾评:“魏武帝诗,气格高古,有汉魏风骨。”
五、结语
《步出夏门行》不仅是一组描写自然与人生的作品,更是曹操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。它展现了作者在乱世中坚持理想、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,也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今天重读这些诗篇,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豪情与深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