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甄选问答 >

察今吕氏春秋原文及翻译

2025-09-23 15:09:58

问题描述:

察今吕氏春秋原文及翻译,跪求好心人,拉我出这个坑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3 15:09:58

察今吕氏春秋原文及翻译】《察今》是《吕氏春秋》中的一篇重要文章,出自战国末期的思想家吕不韦及其门客之手。该文旨在探讨“审时度势”与“因时制宜”的重要性,强调治国、治事必须根据时代变化和实际情况来制定政策和方法,不可拘泥于古法或一成不变的制度。

一、文章总结

《察今》通过多个历史典故和现实例子,说明了“察今”的必要性。文中指出,古人制定的制度和法律,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,若不能根据当前社会状况进行调整,就会导致治理失败。作者主张“因时变法”,即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实际需要,灵活地改变旧有的制度和做法。

文章还批评了那些固守旧规、不思变革的人,认为他们只会导致国家衰败、社会混乱。同时,也肯定了那些能够审时度势、勇于改革的人,认为他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。
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
原文 翻译
世异则事异,事异则备变。 时代不同,事情就不同;事情不同,应对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。
法先王,不是无益,而不足以治天下。 遵循古代圣王的法度,并非没有好处,但不足以治理当今的天下。
夫能法先王,而不随世,则未尝不为用矣。 能效法古代圣王,而不随着时代变化,也未必没有用处。
今世之主,法先王,逆道违世,求得其民,不可得也。 当今的君主,效法古代圣王,违背时代潮流,想要得到百姓的拥护,是不可能的。
故曰:不知而出乎意之所料,虽有贤者,不能为也。 所以说,不了解现实却凭主观臆断行事,即使有贤人,也无法成功。
今有人见麋鹿,而不见山林;见鱼,而不见江湖。 现在有人看到麋鹿,却看不到森林;看到鱼,却看不到江河。
此其所以不能知也。 这就是他们不能了解真相的原因。
故善为道者,不贵其事,不重其物,不贵其言,不重其行。 所以善于治道的人,不看重事情本身,不重视物品,不看重言论,不重视行为。
因其所大而大之,因其所小而小之。 根据事物的重要性来决定其地位,根据事物的大小来决定其作用。

三、结语

《察今》一文不仅体现了《吕氏春秋》“兼容并蓄、博采众长”的思想风格,也深刻揭示了治国理政中“与时俱进”的重要性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,应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断调整策略和方法,才能实现真正的治理目标。

本文通过对《察今》原文的梳理与翻译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篇章的思想内涵与现实意义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