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断袖分桃的意思断袖分桃的出处】“断袖分桃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同性之间的亲密关系,尤其是男性之间的感情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历史故事,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学色彩。
一、断袖分桃的意思
“断袖分桃”原意是将一条衣袖断成两段,或将一个桃子分成两半,象征着分享与亲密无间的关系。后被引申为形容两个男性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,甚至带有同性恋意味的表达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断袖分桃”多用于描述男性之间的友情或爱情,尤其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。
二、断袖分桃的出处
该成语最早出自《汉书·董贤传》和《史记·佞幸列传》,主要讲述的是汉代两位权臣——董贤与汉哀帝之间的亲密关系。
1. 断袖之典(董贤与汉哀帝)
据《汉书·董贤传》记载,董贤是汉哀帝的宠臣,深受皇帝宠爱。一次,汉哀帝与董贤同睡,董贤翻身时压住了哀帝的衣袖,哀帝怕弄坏衣服,便剪断自己的衣袖,不让董贤醒来。这就是“断袖”一词的由来,象征着皇帝对董贤的宠爱和迁就。
2. 分桃之典(弥子瑕与卫灵公)
《史记·佞幸列传》中提到,卫灵公的宠臣弥子瑕曾将自己吃过的桃子分给卫灵公,卫灵公因此非常高兴,认为弥子瑕对他忠心耿耿。后来弥子瑕犯了罪,卫灵公却因他曾经分桃而赦免了他。这就是“分桃”的典故,象征着君臣之间的信任与恩宠。
三、总结对比表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断袖分桃 |
原意 | 将衣袖断开、桃子分食,象征分享与亲密 |
引申义 | 形容男性之间的亲密关系,有同性恋意味 |
出处 | 《汉书·董贤传》、《史记·佞幸列传》 |
典故来源 | 董贤与汉哀帝的“断袖”;弥子瑕与卫灵公的“分桃” |
文化背景 | 古代宫廷中的君臣情谊与情感表达 |
现代用法 | 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,指男性之间的亲密关系 |
四、结语
“断袖分桃”作为一则古老的成语,不仅承载着历史人物的故事,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际关系的复杂理解。虽然其本义已逐渐淡化,但在文学作品中仍常被引用,用以描绘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。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和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情感表达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