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甄选问答 >

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原文及翻译

2025-09-28 01:09:34

问题描述:

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原文及翻译,快急死了,求给个正确答案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8 01:09:34

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原文及翻译】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、文学家,以其淡泊名利、归隐田园的高尚人格和诗文风格著称。他的作品多反映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。其中,《感士不遇赋》是其代表作之一,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不公、士人不得志的感慨。

一、文章总结

《感士不遇赋》是陶渊明在面对仕途坎坷、理想难酬时所写的一篇抒情赋文。文章通过回顾自身经历,表达对士人命运的感叹,同时也体现了他淡泊名利、安贫乐道的思想。全文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历史意义。
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
原文 翻译
余尝为宋武帝所知,而未尝得志于时。 我曾被宋武帝所赏识,但并未在当时得到重用。
然则士之不遇,非独吾也。 然而,士人不得志,并不只是我一个人的事。
盖自古以来,贤者多困,不肖者或显。 自古以来,贤能之人常受困顿,不贤之人却可能显达。
今观世之士,或饰伪以求荣,或阿谀以取宠。 现在看那些士人,有的伪装自己以求荣耀,有的阿谀奉承以博取宠爱。
其心不正,其行不端,而位高禄厚,岂非天命? 他们内心不正,行为不端,却身居高位,俸禄丰厚,难道不是天意吗?
吾虽不敏,亦不愿为此。 我虽然不够聪明,也不愿这样做。
惟守穷节,安贫乐道,庶几可免于忧。 只愿坚守清贫气节,安于贫困,乐于道义,或许可以避免忧虑。
于是遂退而自省,思所以自全之道。 于是我退下来反省自己,思考如何保全自己。
既无功于国,又无德于民,徒负此生。 既没有为国家立下功劳,也没有对百姓有所恩德,白白浪费了这一生。
虽有志于道,而力不足,徒劳而已。 虽然有志于道义,但力量不足,只是白费力气罢了。

三、结语

《感士不遇赋》不仅是陶渊明个人遭遇的真实写照,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批判。文章中流露出他对世俗功名的不屑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,体现出他超脱世俗、回归本真的思想境界。这篇赋文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与思想启发意义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