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甄选问答 >

你认为安史之乱中的张巡和许远

2025-10-07 12:43:11

问题描述:

你认为安史之乱中的张巡和许远,拜谢!求解答这个难题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7 12:43:11

你认为安史之乱中的张巡和许远】在唐朝历史上,安史之乱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内战,不仅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,也涌现出许多忠勇之士。其中,张巡与许远是守卫睢阳(今河南商丘)的关键人物,他们以少胜多、誓死守城的事迹被后人传颂。本文将从他们的身份、事迹、评价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
一、人物简介

张巡(708年-757年),字巡,唐代名将,出身寒门,文武双全,曾任真源县令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他联合许远共同守卫睢阳,抵抗叛军长达一年之久,最终城破被俘,宁死不降。

许远(?-757年),字远,原为杭州盐官人,后迁居长安。他是张巡的战友,时任睢阳太守,与张巡共守孤城,最终一同殉国。

二、主要事迹

项目 内容
时间 安史之乱期间(755年-763年),主要集中在757年
地点 睢阳(今河南商丘)
背景 唐朝中央政府无力镇压叛军,张巡与许远奉命守城,牵制叛军主力
兵力对比 张巡所率守军不足万人,而叛军多达十余万
战术策略 张巡善用奇兵、夜袭、火攻等手段,多次击退敌军
坚守时间 从757年正月到十月,历时约九个月
结局 城破,张巡与许远被俘,拒绝投降,英勇就义

三、历史评价

张巡与许远的事迹在后世被广泛传颂,尤其在宋明时期,他们被视为忠义的象征。宋代文天祥在《正气歌》中称其为“忠臣义士”,清代学者也多有赞颂。

- 正面评价:

- 忠于国家,誓死守城,展现了极高的民族气节。

- 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,仍能坚持数月,对延缓叛军南下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- 两人合作无间,体现了团结抗敌的精神。

- 争议点:

- 有人认为他们在守城过程中曾出现过杀降、食人等极端行为,引发道德争议。

- 也有观点指出,他们未能及时突围或寻求援军,导致城破后牺牲。

四、历史意义

张巡与许远的坚守,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,更是精神上的胜利。他们的事迹激励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,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。虽然他们的结局悲壮,但他们的忠诚与勇气却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。

五、总结

项目 总结
人物身份 张巡:名将;许远:地方官员
主要贡献 守卫睢阳,牵制叛军,延缓安史之乱进程
精神象征 忠义、勇敢、爱国
历史地位 被后世誉为“忠臣”、“义士”
现实启示 在困境中坚持信念,勇于担当

结语:

张巡与许远虽身处乱世,但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与责任。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一页,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今天,我们更应铭记这些英雄,传承他们的精神力量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