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问答 >

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下句

2025-11-13 03:35:51

问题描述:

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下句,跪求万能的网友,帮帮我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13 03:35:51

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下句】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,原文为: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;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,保持内心平静、不被情绪左右的豁达胸怀,同时也体现了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
以下是对该句的总结与解析:

一、原文出处及背景

项目 内容
出处 《岳阳楼记》
作者 范仲淹(北宋)
背景 本文是范仲淹为好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所作,借景抒情,表达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

二、句子含义解析

句子 含义
不以物喜 不因外物(如荣华富贵)而喜悦
不以己悲 不因个人得失(如挫折失败)而悲伤
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在朝廷做官时,要为百姓担忧
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偏远地方任职时,也要为君主担忧

三、现实意义与启示

1. 心态平和:面对顺境不骄,逆境不馁,是一种成熟的人生态度。

2. 责任担当:无论身处何地,都要心系国家和人民,体现责任感。

3. 超越自我:强调个人情感不应成为行动的主导,应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世界。

四、相关名言对比

名言 作者/出处 简要解读
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表达了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
“宠辱不惊,看庭前花开花落” 洪应明《菜根谭》 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脱
“知足者常乐” 《老子》 强调满足于现状,减少欲望带来的痛苦

五、总结

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不仅是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,也对现代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,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坚定,做到淡泊名利、心怀天下。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,也适用于社会管理与公共事务。

通过理解这句古语,我们能够更好地面对人生的起伏,培养一种积极而稳健的生活态度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