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问答 >

不胫而走怎么解释呢

2025-11-20 10:15:43

问题描述:

不胫而走怎么解释呢,时间不够了,求直接说重点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20 10:15:43

不胫而走怎么解释呢】“不胫而走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消息、谣言或事物传播得非常迅速。很多人对这个成语的含义不太清楚,甚至误以为是“没有腿却能行走”,其实它的本义和用法远比这要丰富。

下面我们将从成语的来源、意思、用法以及常见误区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
一、成语解析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不胫而走
拼音 bù jìng ér zǒu
出处 《汉书·广陵王胥传》:“其言不胫而走。”
原意 没有腿却能跑,比喻消息或事物传播迅速。
现代用法 多用于形容消息、传闻、新闻等传播速度快。
近义词 传遍四方、不翼而飞、风靡一时
反义词 杳无音讯、无人知晓

二、详细解释

“不胫而走”最早出自《汉书》,原指没有腿也能行走,后来引申为消息或事物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开来。这里的“胫”指的是小腿,“不胫”即没有腿,“走”是行走的意思。整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信息传播之快,仿佛不需要腿也能移动。

在现代汉语中,“不胫而走”多用于描述某种消息、谣言、新闻等迅速传播的现象。例如:

- 这个新闻在朋友圈里不胫而走。

- 他的一句话在公司里不胫而走,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
需要注意的是,“不胫而走”一般用于负面或中性的事物,如谣言、丑闻等,较少用于正面事物。如果想表达“好消息迅速传播”,可以使用“不胫而飞”或者“广为流传”。

三、常见误区

误区 正确理解
认为“不胫而走”是“没有腿却能跑”的字面意思 实际上是比喻消息传播迅速,不能按字面理解
错误使用在正面事物上 通常用于负面或中性内容,如谣言、丑闻等
与“不翼而飞”混淆 “不翼而飞”多用于物品丢失,而“不胫而走”用于消息传播

四、总结

“不胫而走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信息传播速度极快。它不仅具有文学色彩,也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中。了解它的正确含义和使用场景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口语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。

如果你还在为“不胫而走怎么解释呢”这个问题困扰,希望这篇总结能帮你理清思路,轻松掌握这个成语的用法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