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知识 >

弃若敝屣还是弃如敝履

2025-09-16 16:38:04

问题描述:

弃若敝屣还是弃如敝履,蹲一个大佬,求不嫌弃我的问题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6 16:38:04

弃若敝屣还是弃如敝履】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,“弃若敝屣”和“弃如敝履”这两个成语常被混淆。它们都用来形容对某物或某人的极端轻视、抛弃态度,但用法和出处却有所不同。

为了更清晰地辨别这两个成语的差异,以下将从含义、出处、使用场景及常见误用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。

一、含义解析

成语 含义说明
弃若敝屣 比喻对某事物极为轻视,像扔掉破鞋一样丢弃,强调“不屑一顾”的态度。
弃如敝履 同样表示对某事物的极度嫌弃,但“敝履”指的是破旧的鞋子,比喻更加形象生动。

两者在意义上非常接近,但在用词上略有不同,导致在实际使用中容易混淆。

二、出处与演变

成语 出处 释义说明
弃若敝屣 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弃天下如敝屣。” 孟子用此句表达对权力的淡泊态度。
弃如敝履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瞋目而叱之,赤泉侯人马俱惊,辟易数里。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骓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!’……项王笑曰:‘天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’……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。……项王曰:‘吾闻汉购我头千金,邑万户,吾为汝王。’……遂自刎而死。……太史公曰:‘……然羽非有尺寸,乘势起陇亩之中,三年,遂将五诸侯灭秦,分裂天下,而封王侯,政由羽出,号为霸王。……’……” 实际上“弃如敝履”并非出自《史记》,而是后人根据“弃若敝屣”演化而来,常见于现代汉语中。

需要注意的是,“弃如敝履”并不是古籍中的原话,而是在现代语言中逐渐形成的变体,多用于强调对某物的彻底抛弃。

三、使用场景对比

成语 使用场景 举例说明
弃若敝屣 多用于正式场合,强调对某事的不屑或放弃 他对待这份工作早已弃若敝屣,毫不在意。
弃如敝履 更口语化,常用于描述对物品或观念的轻视 这些陈旧的想法,早被时代弃如敝履了。

虽然两者都可以表示“轻视抛弃”,但“弃若敝屣”更具文学性和正式感,而“弃如敝履”则更贴近日常口语表达。

四、常见误用与辨析

1. 误用情况:

- “弃如敝履”常被误认为是“弃若敝屣”的另一种说法,但实际上二者在字面和语境上有细微差别。

- 在写作中,如果上下文强调的是“轻视”,可用“弃若敝屣”;若强调“抛弃”,可用“弃如敝履”。

2. 正确用法建议:

- 若描写人物对某种思想、制度的否定,宜用“弃若敝屣”;

- 若描述对旧物、旧观念的彻底抛弃,可用“弃如敝履”。

五、总结表格

项目 弃若敝屣 弃如敝履
含义 轻视并抛弃,如同扔掉破鞋 轻视并抛弃,如同扔掉破鞋
出处 《孟子·尽心下》 非古籍原文,现代演化用法
正式程度 较正式,常用在书面语 口语化,较通俗
使用场景 正式场合、文学作品 日常表达、口语、文章中
常见误用 与“弃如敝履”混用 误以为是古语
推荐使用 强调轻视、放弃的态度 强调抛弃、舍弃的行为

综上所述,“弃若敝屣”和“弃如敝履”虽意义相近,但在使用上仍有区别。在写作中,应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,以避免误解和误用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