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踽踽而行什么意思】一、
“踽踽而行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采薇》: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;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行道迟迟,载渴载饥。我心伤悲,莫知我哀。”后来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引用,用来形容一个人孤独地走在路上,内心充满忧愁或无奈。
“踽踽”意为孤独的样子,“行”是行走的意思。因此,“踽踽而行”常用来描述一个人独自一人、孤单前行的状态,往往带有情绪色彩,如寂寞、悲伤、迷茫等。
这个成语多用于描写人物的处境或心理状态,常见于诗歌、散文和小说中,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情感表达力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踽踽而行 |
拼音 | jǔ jǔ ér xíng |
出处 | 《诗经·小雅·采薇》 |
释义 | 形容一个人孤独地行走,常带有忧伤、寂寞的情绪 |
用法 | 多用于文学作品中,描写人物孤独、落寞的心理状态 |
近义词 | 孤独无依、形影相吊、独来独往 |
反义词 | 成群结队、热闹非凡、人声鼎沸 |
常见语境 | 文学作品、诗词、描写人物内心世界 |
情感色彩 | 悲伤、寂寞、孤独 |
造句示例 | 他踽踽而行,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。 |
三、补充说明
“踽踽而行”虽然字面意思简单,但在实际使用中,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内涵。它不仅仅是对行为的描述,更是对内心世界的刻画。在现代生活中,虽然人们不再像古人那样常常独自远行,但“踽踽而行”依然可以用来表达一种内心的孤独感或对现实的无力感。
在写作中,合理运用这一成语,可以让语言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,尤其适用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或营造特定的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