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听而不闻的闻是什么意思】“听而不闻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出自《礼记·大学》:“耳目不聪明,而不能以道求之,则听而不闻。”意思是虽然耳朵能听到声音,但心里却没有真正去听、去理解。这里的“闻”不是单纯指“听见”,而是指“听进心里,理解其意”。
一、
“听而不闻”中的“闻”字,主要表达的是“听进去、理解”的意思,而不是单纯的“听到”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表面上在听别人说话,但实际上并没有认真倾听或理解对方的意思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:有人在讲话时,对方虽然嘴巴动着,眼睛也看着你,但其实心不在焉,没有真正接收信息。这就是“听而不闻”的表现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成语 | 听而不闻 |
| 出处 | 《礼记·大学》 |
| 字面意思 | 听了却没听见 |
| “闻”的含义 | 听进去、理解 |
| 引申意义 | 没有真正倾听或理解 |
| 使用场景 | 描述注意力不集中、心不在焉的情况 |
| 近义词 | 聚精会神、专心致志(反义) |
| 反义词 | 专心聆听、用心倾听 |
三、实际应用举例
- 例句1:他在会议上一直低头看手机,老师讲的内容他根本听而不闻。
- 例句2:家长对孩子说的话总是听而不闻,导致孩子越来越叛逆。
四、结语
“听而不闻”不仅是对语言的理解问题,更是一种态度和习惯的体现。在沟通中,真正的“听”不仅仅是耳朵的功能,更是心灵的参与。只有做到“听而能闻”,才能实现有效的交流与理解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