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奶粉国家标准】在婴幼儿营养摄入中,奶粉作为重要的替代或补充食品,其质量与安全至关重要。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产品质量,我国制定了严格的《奶粉国家标准》,对奶粉的成分、卫生、检测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。以下是对该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。
一、标准概述
《奶粉国家标准》(GB 10792-2008)是国家针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制定的强制性标准,涵盖了产品分类、感官要求、理化指标、微生物指标、污染物限量、添加剂使用规范等内容。该标准不仅适用于普通婴儿奶粉,也适用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等。
二、核心
1. 产品分类
根据适用人群和功能,奶粉可分为:普通婴儿配方乳粉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乳粉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乳粉等。
2. 感官要求
包括色泽、气味、滋味、冲调性等,要求奶粉应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,无异味,溶解性良好。
3. 理化指标
涉及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含量,确保营养均衡。
4. 微生物指标
对大肠菌群、沙门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微生物进行严格限制,确保食品安全。
5. 污染物限量
规定了铅、砷、汞、黄曲霉毒素等有毒物质的最大允许含量,防止环境污染带来的风险。
6. 添加剂使用
明确了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用量,如乳清蛋白、益生元、DHA等,确保添加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三、关键指标对比表
| 项目 | 要求说明 |
| 产品分类 | 普通婴儿配方乳粉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乳粉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乳粉等 |
| 感官要求 | 白色或微黄色粉末,无异味,溶解性好 |
| 蛋白质 | ≥12g/100g(普通婴儿配方乳粉) |
| 脂肪 | ≥20g/100g(普通婴儿配方乳粉) |
| 碳水化合物 | ≥45g/100g(普通婴儿配方乳粉) |
| 微生物指标 | 大肠菌群 ≤10 MPN/g;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|
| 污染物限量 | 铅 ≤0.01mg/kg;汞 ≤0.01mg/kg;黄曲霉毒素M1 ≤0.5μg/kg |
| 添加剂 | 可使用乳清蛋白、益生元、DHA、胆碱等,需符合GB 2760规定 |
四、总结
《奶粉国家标准》是我国保障婴幼儿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据,从原料到成品,每一环节都受到严格监管。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生产,监管部门也需加强抽检与监督,确保市场上的奶粉产品真正安全、营养、可靠。消费者在选购时也应关注产品包装上的执行标准号,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奶粉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