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公输课文讲解】《公输》是《墨子》一书中的重要篇章,讲述了墨子为阻止楚国攻打宋国而与公输盘(即鲁班)进行辩论的故事。文章通过对话形式,展现了墨子的智慧、辩才以及他“兼爱”“非攻”的思想主张。本文不仅具有很强的逻辑性,还体现了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。
一、
《公输》一文主要围绕墨子与公输盘之间的辩论展开。楚国准备攻打宋国,墨子得知后,长途跋涉来到楚国,试图劝阻楚王和公输盘。在与公输盘的交锋中,墨子以理服人,指出楚国攻打宋国是不义之举,并通过模拟战争的方式,让公输盘认识到自己制造的武器对宋国的危害。最终,楚王放弃进攻计划。
文章通过这一故事,传达了墨子“非攻”的思想,强调反对无故侵略,倡导和平共处。同时,也展示了墨子的机智与坚定立场。
二、重点内容表格
| 项目 | 内容 |
| 出处 | 《墨子·公输》 |
| 作者 | 墨子(战国时期思想家) |
| 背景 | 楚国欲攻宋国,墨子闻之,前往劝阻 |
| 人物 | 墨子、公输盘(鲁班)、楚王 |
| 主题 | “非攻”思想,反对无义之战 |
| 结构 | 对话体,层层递进,逻辑严密 |
| 主要论点 | - 楚国地大物博,不应攻小国 - 公输盘制造武器助纣为虐 - 墨子展示防御能力,使楚王退兵 |
| 语言风格 | 简洁有力,善用比喻和类比 |
| 思想价值 | 强调仁爱、和平,反对侵略 |
三、教学要点
1. 理解“非攻”思想:这是墨子的核心主张之一,强调反对无故发动战争。
2. 分析人物形象:墨子聪明、勇敢、有远见;公输盘虽技艺高超,但缺乏道德判断。
3. 掌握辩论技巧:墨子善于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际例子说服对方。
4. 体会古文语言特点:简洁明了,多用对仗与排比。
四、学习建议
- 多读原文,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含义;
- 关注文中人物的对话逻辑,体会其思辨过程;
- 联系历史背景,理解当时社会矛盾;
- 思考“非攻”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。
通过《公输》的学习,不仅能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,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,培养理性思维与社会责任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