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你问我答 >

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原文欣赏

2025-11-22 18:03:30

问题描述:

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原文欣赏,真的急需答案,求回复求回复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22 18:03:30

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原文欣赏】《记承天寺夜游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篇散文,全文虽短,却意境深远,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。其中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”一句,更是成为后世传诵的经典名句,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豁达心境的哲思。

一、原文欣赏

原文:

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,夜,解衣欲睡,月色入户,欣然起行。念无与为乐者,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。怀民亦未寝,相与步于中庭。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荇交横,盖竹柏影也。何夜无月?何处无竹柏?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

二、

本文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月夜漫步的情景,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,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、淡泊名利的心境。最后一句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”,既是自嘲,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隐晦批判,同时更体现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乐观与从容。

三、关键点总结(表格形式)

项目 内容
文章名称 《记承天寺夜游》
作者 苏轼
创作背景 元丰六年(1083年),苏轼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黄州,生活困顿,但心境豁达
主题思想 表现作者在逆境中仍能保持豁达、宁静的心境,体现对自然美的热爱与人生感悟
代表句子 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”
意象分析 月光、竹柏、水波等意象营造出清冷幽静的氛围,象征内心的澄澈
艺术特色 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情景交融,富有哲理性
现实意义 在现代生活中,提醒人们珍惜当下,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

四、结语

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”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感叹,更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。它告诉我们,真正的闲适不在于外在的条件,而在于内心的自在与从容。苏轼的这篇小文,虽寥寥数语,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