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枵腹从公意思简单介绍】“枵腹从公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官员或工作人员在没有吃饱的情况下仍坚持为公事奔忙,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。该成语源于古代官场文化,强调的是以国家、集体利益为重,甚至牺牲个人生活条件来完成公务。
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与用法,以下是对“枵腹从公”的简要总结,并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。
一、成语释义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枵腹从公 |
| 拼音 | xiāo fù cóng gōng |
| 出处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不辞劳苦,枵腹从公。” |
| 含义 | 形容人在饥饿状态下仍坚持为公事奔波,表现无私奉献的精神。 |
| 用法 | 多用于形容官员或公职人员的敬业态度,带有褒义色彩。 |
二、词语解析
- 枵腹:指肚子空空,没有食物。
- 从公:指从事公务、为公事奔走。
合起来,“枵腹从公”就是指在饥饿的状态下仍坚持为公共事务工作,表现出一种忘我的精神状态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| 场景 | 示例句子 |
| 官员事迹 | “他多年如一日地工作,常常枵腹从公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。” |
| 文学作品 | “古时有贤臣,枵腹从公,为民请命,令人敬佩。” |
| 现代职场 | “他在加班期间,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,可谓枵腹从公。”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型 | 词语 |
| 近义词 | 勤勉奉公、鞠躬尽瘁、废寝忘食 |
| 反义词 | 挥霍浪费、贪图享乐、敷衍塞责 |
五、总结
“枵腹从公”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传达的是一种对职责的坚守、对工作的热爱以及对公众利益的高度负责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提倡,尤其是在公共服务领域,能够激励更多人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,真正做到“为人民服务”。
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、含义及实际应用,我们不仅能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,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,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与责任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