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木兰花慢原文及翻译】《木兰花慢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之一,属于词牌名“木兰花慢”下的词作。该词以豪放、沉郁的风格著称,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壮志未酬的感慨。
一、
《木兰花慢》全词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展现了辛弃疾在政治失意后的心境与抱负。词中既有对历史兴亡的感叹,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,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整首词结构严谨,上下片呼应紧密,用典自然,意境深远。通过描写山河破碎、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现实,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愤懑与无奈。
二、原文及翻译对照表
| 原文 | 翻译 |
| 可怜今夕月,向何处、去悠悠? | 可怜今晚的月亮,将要飞向哪里去呢? |
| 是别有人间,那边才见,光影东头? | 是否还有别人在人间,那边刚刚看到它,而这边却已西沉? |
| 飞镜无根谁系?姮娥不嫁谁留? | 飞天的明镜没有根基,是谁把它系住的?嫦娥不嫁,是谁把她留住的? |
| 谑曰:‘汝果欲问归期?’ | 笑着说:“你真的想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吗?” |
| 答曰:‘莫是长安好?’ | 回答说:“是不是长安(指朝廷)更好?” |
| 停杯且听,吟诗几度,欲去还休。 | 停下酒杯,听听诗声,几次想走又停下。 |
| 想人生,不如意事,十常八九,怎防得、如此? | 想到人生,不如意的事情常常有八九分,怎么能够防备得了? |
| 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 | 但愿人们都能长寿,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明月。 |
三、结语
《木兰花慢》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,更是一首寄托家国情怀的佳作。辛弃疾借月抒怀,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思考,也是对人生际遇的感慨。通过此词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词人的深情厚意,也能体会到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历史背景或文学价值,可结合辛弃疾的生平与南宋时期的社会环境进行深入探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