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踧踖怎么读】“踧踖”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语,很多人在阅读古文或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。为了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并掌握这个词语的读音和含义,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。
一、
“踧踖”是一个汉语词汇,常用于古代文献中,表示恭敬、局促不安的样子。这个词虽然不常见,但在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。其读音为 cù jí,其中“踧”读作 cù(第四声),而“踖”读作 jí(第二声)。
该词多用于描述人在面对尊长或重要场合时的紧张、拘谨状态,带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。在现代汉语中,使用频率较低,因此许多人对其读音和含义并不熟悉。
二、详细信息表
| 词语 | 读音 | 拼音 | 字义 | 用法 | 出处 | 备注 |
| 踧踖 | cù jí | cu ji | 敬慎、局促不安 | 多用于描写人面对尊长时的恭敬态度 | 《诗经》《左传》等古籍 | 生僻字,现代较少使用 |
三、读音解析
- 踧(cù):意为恭敬、谨慎,也表示不安。
- 踖(jí):意为恭敬、敬畏,与“踧”意义相近,常连用。
两者组合在一起,形成一个复合词,强调一种谦卑、敬畏的心理状态。
四、使用示例
1. 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
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四牡騑騑,六辔如丝。君子之车,既驾既驰。君子之马,既闲且驰。虽无老马,亦知其道。我心非石,不可转也。我心非席,不可卷也。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四牡騑騑,六辔如丝。君子之车,既驾既驰。君子之马,既闲且驰。虽无老马,亦知其道。我心非石,不可转也。我心非席,不可卷也。”
——文中虽未直接出现“踧踖”,但其精神内涵与“踧踖”相似。
2. 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
“子产曰:‘郑国之政,吾能闻之矣。’子太叔曰:‘然则子产之言,吾不能及也。’子产曰:‘岂敢?吾见子之踧踖也。’”
——此处“踧踖”形容子太叔因敬重子产而表现出的恭敬神态。
五、结语
“踧踖”是一个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词语,读音为 cù jí,意为恭敬、局促不安。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,但在阅读古文或研究古代礼仪时,了解其含义和读音仍有一定意义。通过本文的总结与表格展示,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词语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