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。这句诗以强烈的对比手法,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的现实问题。贵族家中酒肉堆积腐烂,而路边却有因饥饿和寒冷而死去的人。诗句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不公与人民的苦难。
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诗的含义,以下将提供其原文、翻译以及相关背景信息,帮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杜甫的创作思想和诗歌艺术。
二、原文及翻译表格
| 诗句 | 原文 | 翻译 | 说明 |
| 1 | 朱门酒肉臭 | 豪门贵族家中酒肉多得发臭 | 描写富贵人家的奢靡生活 |
| 2 | 路有冻死骨 | 道路上有被冻死的穷人尸体 | 反映底层百姓的悲惨命运 |
| 3 | 诗句出处 | 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 | 杜甫于公元755年所作 |
| 4 | 作者简介 | 杜甫(712-770),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| 被称为“诗史”,作品关注民生疾苦 |
| 5 | 诗歌背景 | 安史之乱前夕,社会矛盾加剧 | 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时局的忧虑 |
三、延伸理解
杜甫在诗中不仅描绘了社会的两极分化,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。这种“诗史”的风格,使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。
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作为其中的经典句子,至今仍被广泛引用,用以形容社会不公与贫富差距。它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表达,更是整个时代的缩影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杜甫其他作品或唐代社会背景,可继续阅读相关资料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