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才疏志大是什么意思】“才疏志大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志向远大、抱负宏伟,但能力却相对不足,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空有抱负却缺乏实际才能的人。
一、成语解析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才疏志大 |
| 拼音 | cái shū zhì dà |
| 出处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才疏志大,文浅义深。” |
| 含义 | 志向远大,但才能不足,难以实现目标。 |
| 用法 | 多用于贬义,形容人志向高远但能力有限。 |
| 近义词 | 志大才疏、心高气傲、好高骛远 |
| 反义词 | 才高八斗、德才兼备、脚踏实地 |
二、使用场景
“才疏志大”多用于以下几种情况:
1. 职场评价:用于评价某些员工虽然想法很多、目标很高,但实际工作能力和执行力不足。
2. 学习环境:学生如果只注重梦想而忽视基础学习,也可能被说成“才疏志大”。
3. 人际关系:在朋友或同事之间,有人可能因为过于理想化而被认为“才疏志大”。
三、现实意义
“才疏志大”提醒我们,志向固然重要,但如果没有相应的才能和努力,再大的理想也难以实现。它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,鼓励人们既要树立远大目标,也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,脚踏实地地去追求。
四、总结
“才疏志大”是一个带有一定批评意味的成语,强调了志向与能力不匹配的问题。在现代社会中,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环境,仅有远大的志向是不够的,更重要的是具备实现理想的能力与行动力。只有将“志”与“才”结合起来,才能真正走向成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