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经验 >

墨池记原文及翻译

2025-10-29 01:42:57

问题描述:

墨池记原文及翻译,跪求好心人,别让我卡在这里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29 01:42:57

墨池记原文及翻译】《墨池记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巩所作的一篇散文,文章通过讲述王羲之在墨池练字的故事,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敬仰以及对勤奋学习精神的推崇。以下为《墨池记》的原文、翻译及简要总结。

一、原文

> 墨池记

> 临川郡守王君希孟,以书名世。其学书于墨池之上,日久而功成。或问其术,曰:“吾尝见古人之迹,心慕而志学,遂不辍。”

> 余闻其事,感而为之记。夫书者,心之画也;笔墨之间,皆情意之所寄。非独技也,乃志之所在也。

> 世人多求其形,而不知其神;徒效其迹,而不明其理。惟王君能得其妙,故能传于后世。

> 夫学之道,贵在专一。若心不专,则不能精;若志不坚,则不能成。

> 故曰:书虽小道,然其理至深,非勤学者不能至也。

二、翻译

> 墨池记

> 临川郡的太守王希孟,以书法闻名于世。他曾在墨池边练习书法,经过长时间的努力,终于取得了成功。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,他说:“我曾经看到古人的书法作品,心中十分敬佩,于是立志学习,从不懈怠。”

> 我听说了这件事后,深受感动,于是写下这篇记文。书法,是内心情感的表达;笔墨之间的每一笔,都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。它不仅仅是技艺,更是志向的体现。

> 现在很多人只追求书法的外表,却不知道它的内在精神;只是模仿字迹,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。只有王希孟能够领悟其中的奥妙,因此他的书法得以流传后世。

> 学习的道理,贵在专心致志。如果心思不专一,就难以精通;如果意志不坚定,就难以成功。

> 所以说:书法虽然是个小道,但其中的道理非常深刻,不是勤奋学习的人是无法达到的。

三、总结与表格对比

项目 内容
作者 曾巩(北宋)
体裁 散文
主题 讲述王羲之练字故事,强调勤奋与专注的重要性
核心思想 书法不仅是技艺,更是志向与精神的体现;唯有专心致志,方能成就大业
文章结构 引入人物 → 描述事迹 → 分析道理 → 总结升华
写作手法 以事喻理,借古讽今,语言凝练,富有哲理性

四、延伸思考

《墨池记》虽然篇幅不长,但内容深刻,不仅讲述了书法艺术的精髓,更传达了一种“以志为本”的学习态度。在当今社会,面对各种信息与诱惑,保持专注与坚持尤为重要。曾巩通过这篇文章提醒我们:真正的学问,不在于表面的模仿,而在于内心的投入与持续的努力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