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《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》是一篇记述清代学者顾炎武(号亭林)勤学不辍的短文。文章通过简练的语言,展现了顾炎武一生勤奋读书、不懈求知的精神风貌。他自幼好学,年至老年仍手不释卷,体现了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与终身学习的态度。
本文不仅反映了顾炎武个人的治学精神,也传递出一种重视教育、崇尚学问的价值观。在今天看来,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激励人们不断学习、提升自我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亭林先生自少至老,手不释书。 | 亭林先生从年少到年老,手中从未放下过书本。 |
每有所得,辄记之。 | 每有心得,就立刻记录下来。 |
与其弟子讲论,或夜深不休。 | 与他的学生讨论问题时,有时会持续到深夜。 |
虽寒暑不辍。 | 即使是寒冷或炎热的天气也不停止。 |
其学博而志坚,其行笃而德厚。 | 他的学问广博,意志坚定;行为踏实,品德高尚。 |
故人称其为“亭林先生”。 | 因此人们称他为“亭林先生”。 |
三、结语
《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》虽篇幅短小,却内涵丰富,生动刻画了一位学者终身求学的形象。顾炎武以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学无止境”的道理,值得后人敬仰与学习。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,更应珍惜学习机会,保持阅读习惯,不断提升自身素养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顾炎武的思想或相关历史背景,可继续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