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为什么要叫京哈高速】京哈高速,全称“北京至哈尔滨高速公路”,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中一条重要的南北向主干道。它连接了中国北方的两大重要城市——北京和哈尔滨,是京津冀地区与东北地区之间的重要交通动脉。那么,为什么这条高速公路被称为“京哈高速”呢?下面将从名称来源、路线特点、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总结。
一、名称来源
“京哈高速”的名称来源于其起点和终点城市:
- “京”:代表北京市,是这条高速公路的起点。
- “哈”:代表哈尔滨市,是这条高速公路的终点。
因此,“京哈高速”这一名称直接体现了该公路的起讫点,便于人们快速识别其服务区域和方向。
二、路线特点
京哈高速全长约1280公里,途经多个省市,包括:
| 省市 | 经过的主要城市 |
| 北京市 | 北京市区、通州区 |
| 河北省 | 廊坊市、天津市(跨省) |
| 天津市 | 天津市区、滨海新区 |
| 辽宁省 | 锦州市、沈阳市、鞍山市 |
| 吉林省 | 四平市、长春市 |
| 黑龙江省 | 哈尔滨市 |
这条高速是连接华北与东北地区的重要通道,也是全国高速公路网中的“大动脉”之一。
三、历史背景
京哈高速的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,经过多年的规划与建设,最终于2015年全线贯通。它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京津冀与东北地区的经济交流与人员往来,提升了区域间的互联互通水平。
四、意义与作用
1. 促进经济发展:为沿线城市提供了便捷的物流通道,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。
2. 提升出行效率:缩短了北京到哈尔滨的行车时间,提高了出行效率。
3. 加强区域联系:增强了京津冀与东北地区的联系,推动了区域一体化进程。
总结
“京哈高速”之所以得名,是因为它连接了北京和哈尔滨两座重要城市。这条高速公路不仅是我国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承载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、提升交通效率的重要使命。通过了解其名称来源、路线特点及历史背景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条重要交通干线的价值。
| 项目 | 内容 |
| 全称 | 北京至哈尔滨高速公路 |
| 起点 | 北京市 |
| 终点 | 哈尔滨市 |
| 全长 | 约1280公里 |
| 经过省市 | 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 |
| 建成时间 | 2015年全线贯通 |
| 主要作用 | 连接华北与东北,促进经济发展与交通便利 |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