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暮从碧山下下一句是什么】2、直接用原标题“暮从碧山下,下一句是什么?”生成一篇原创的优质
唐代诗人李白的《登金陵凤凰台》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,其中“暮从碧山下,春随归雁回”是诗中非常经典的一句。这句诗描绘了傍晚时分,诗人从碧绿的山间归来,春天则随着南飞的雁群一同回归的景象,意境深远,画面感强。
“暮从碧山下”出自李白的《登金陵凤凰台》,全诗为:
> 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。
> 吴宫花草埋幽径,晋代衣冠成古丘。
> 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。
> 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。
而“暮从碧山下”并非出自此诗,而是出自李白的另一首作品《春夜洛城闻笛》,原句为:
> 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春风满洛城。
> 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。
但更常见的“暮从碧山下”出现在杜甫的《秋兴八首》之一中,其完整诗句为:
> 玉露凋伤枫树林,巫山巫峡气萧森。
> 江间波浪兼天涌,塞上风云接地阴。
> 丛菊两开他日泪,孤舟一系故园心。
> 寒衣处处催刀尺,白帝城高急暮砧。
不过,根据广泛流传的版本,“暮从碧山下,春随归雁回”出自李白的《登金陵凤凰台》前两句,虽有学者指出该句可能为后人误传或改编,但因其文学美感和传播度较高,仍被广泛引用。
表格展示:
| 诗句 | 出处 | 作者 | 内容解读 |
| 暮从碧山下 | 《登金陵凤凰台》 | 李白 | 描写傍晚时分从碧山归来的情景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惆怅的氛围。 |
| 春随归雁回 | 《登金陵凤凰台》 | 李白 | 表达春天随着南飞的大雁归来,象征季节更替与自然规律。 |
| 谁家玉笛暗飞声 | 《春夜洛城闻笛》 | 李白 | 描写夜晚听到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,引发思乡之情。 |
| 此夜曲中闻折柳 | 《春夜洛城闻笛》 | 李白 | 折柳是古代送别时的习俗,表达对故乡的思念。 |
说明:
“暮从碧山下”在不同文献中存在出处争议,部分学者认为它可能不是李白原作,而是后人添加或改编的内容。但在大众文化中,这一句已被广泛接受并引用,成为古典诗词中的经典语句之一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