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甄选问答 >

该成语的典故是什么

2025-11-18 10:46:33

问题描述:

该成语的典故是什么,有没有大佬愿意指导一下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18 10:46:33

该成语的典故是什么】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耳熟能详的成语,但很少有人去深究它们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。了解这些成语的典故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,还能帮助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准确和生动。

以下是一些常见成语及其出处的总结,通过表格形式展示,便于查阅与理解。

成语典故一览表

成语 出处及典故 含义解释
画蛇添足 出自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:楚国有个祭祀的人,祭过祖宗以后,赏给来帮忙的门客一壶酒。门客们商量说:“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够,一个人喝还有剩余。大家在地上画蛇,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。”一人最先完成了,拿起酒壶准备饮酒,却左手拿着酒壶,右手画蛇,说:“我能够为它画脚。”他还没有画完脚,另一个人的蛇就画好了,抢过他的酒壶,说:“蛇本来没有脚,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?”于是喝了那壶酒。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,反而坏事。
掩耳盗铃 出自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范氏之亡也,百姓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;以椎毁之,钟况然有声。恐人闻之,而掩其耳。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,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。
守株待兔 出自《韩非子·五蠹》:宋人有耕者,田中有株,兔走触株,折颈而死。因释其耒而守株,冀复得兔。 比喻不主动努力,存侥幸心理,希望不劳而获。
对牛弹琴 出自《牟子理惑论》:昔者,宁戚欲干齐桓公,穷困无以自达,于是饭牛于路,扣牛角而歌。桓公闻之,以为其贤,召而与语,果贤者也。后人误传为“对牛弹琴”,用来讽刺说话不看对象。 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,或说话不看对象。
刻舟求剑 出自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“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”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 比喻拘泥成法,不知变通。

总结

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,更是历史文化的缩影。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,这些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。了解成语的典故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丰富内涵,并在实际应用中避免误用。

通过以上表格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常见成语的出处和含义。建议在学习过程中多查阅古籍资料,结合具体语境加以运用,才能真正掌握这些成语的精髓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