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邓拓故居简介】邓拓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、文学家和新闻工作者,曾任《人民日报》社长。他一生致力于文化事业的发展,尤其在历史研究和新闻宣传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。邓拓故居作为其生前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,不仅是了解他个人生平的重要窗口,也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化史的重要基地。
一、邓拓故居概况
邓拓故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,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四合院建筑。该故居于2006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,是北京众多名人故居中的一处重要代表。
二、故居基本信息(表格)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地理位置 | 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 |
建筑风格 | 传统四合院,布局规整,保留了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特色 |
建筑面积 | 约300平方米 |
建成时间 | 建于清末民初 |
文物级别 |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(2006年) |
开放时间 | 工作日9:00-17:00,节假日9:00-18:00(具体以公告为准) |
参观方式 | 需提前预约,部分时段可团体参观 |
展览内容 | 展示邓拓生平事迹、手稿、著作、照片等资料 |
三、邓拓生平简要介绍
邓拓(1912—1966),原名邓子健,福建闽侯人。早年投身革命,后长期从事新闻与文化工作,曾主编《晋察冀日报》,并担任《人民日报》首任社长。他倡导“文章要为人民说话”,强调新闻的客观性与思想性。邓拓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,著有《中国救荒史》《燕山夜话》等作品,对中国历史和社会问题有深刻见解。
四、故居的意义与价值
邓拓故居不仅是一个历史建筑,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它见证了邓拓的生活轨迹和思想发展,是研究其学术成就和精神风貌的重要实物依据。同时,作为北京历史文化的一部分,它也向公众展示了老北京民居的风貌和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五、参观建议
- 最佳参观时间:春秋季节气候宜人,适合户外游览。
- 推荐路线:故居主院→书房复原区→展览厅→庭院。
- 注意事项:保持安静,爱护文物,禁止拍照或使用闪光灯。
通过参观邓拓故居,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这位文化巨匠的生平事迹,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气息。它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桥梁,值得每一位热爱文化和历史的人前来探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