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问答 >

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

2025-11-23 07:28:54

问题描述:

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,在线等,求大佬翻我牌子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23 07:28:54

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】一、

“及见贾生吊之,又怪屈原以”出自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中司马迁对屈原与贾谊的评价。这句话表达了司马迁对两位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与惋惜。贾谊是汉初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因遭权贵排挤而抑郁早逝;屈原则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、政治家,因忠直被贬,最终投江自尽。两人虽身处不同时代,却有着相似的命运——才华横溢却不得志,最终悲剧收场。

司马迁在文中通过对比贾谊与屈原,不仅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,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。他借古讽今,暗含对当时社会压抑人才、埋没贤能的不满。

二、信息对比表

项目 贾谊 屈原
时代 汉初(公元前2世纪) 战国末期(公元前4世纪)
身份 政治家、文学家 诗人、政治家
主要成就 提出“治安策”,主张改革 创作《离骚》等作品,推动楚辞发展
命运 因受排挤而抑郁早逝 因忠言逆耳被流放,最终投江自尽
司马迁评价 “及见贾生吊之”——对其遭遇表示哀悼 “又怪屈原以”——对其悲剧命运感到惋惜
共同点 才华出众,忠诚正直,结局悲惨 皆因忠直而遭贬,终以悲剧收场

三、深度解读

司马迁在《屈原列传》中不仅记录了屈原的事迹,还通过贾谊的遭遇来呼应屈原的命运,体现出他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共鸣。他认为贾谊与屈原虽隔千年,但其精神与遭遇如出一辙,都是被时代所不容的“孤臣”。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,也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司马迁对人才被埋没的痛心与无奈。

此外,“及见贾生吊之,又怪屈原以”这一句,也可理解为司马迁对自身处境的一种隐喻。他本人因直言进谏而遭受宫刑,与贾谊、屈原一样,都是“有才而不遇”的典型代表。因此,他在叙述他人故事的同时,也在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。

四、结语

“及见贾生吊之,又怪屈原以”不仅是对两位历史人物的哀悼,更是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。它提醒我们,历史上的许多杰出人物,往往因为坚持正义与理想而遭遇不幸。司马迁通过这段文字,既表达了对前人的敬仰,也寄托了对后世的警示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