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负隅顽抗拼音】一、
“负隅顽抗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在失败或被围困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抵抗的行为。该成语出自《左传》,原意是指敌人在无路可退时仍顽强抵抗。如今,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不轻易认输的精神。
“负隅顽抗”的拼音为 fù yú wán kàng,其中:
- 负:意为依靠、凭借;
- 隅:指角落、边远的地方;
- 顽抗:指顽固地抵抗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负隅顽抗”既可以形容军事上的顽强抵抗,也可以比喻人在面对压力或挑战时不屈服的态度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该词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,暗示对方的抵抗是徒劳的,或者是不理智的。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一成语,以下是对“负隅顽抗”相关知识点的整理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负隅顽抗 |
拼音 | fù yú wán kàng |
注音 | ㄈㄨˋ ㄩˊ ㄨㄢˊ ㄎㄤˋ |
出处 | 《左传》 |
含义 | 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仍顽强抵抗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敌对势力或人在困境中的抵抗行为 |
语法结构 | 联合式 |
近义词 | 坚持抵抗、死守不降 |
反义词 | 投降、认输、屈服 |
例句 | 敌人虽已陷入绝境,但仍负隅顽抗,不肯投降。 |
适用场景 | 军事、政治、日常生活中描述顽强抵抗的情况 |
三、结语
“负隅顽抗”作为一个具有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的成语,在语言表达中有着广泛的使用价值。了解其拼音、含义及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一词汇。同时,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,既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,也要理性判断形势,避免盲目坚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