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跨栏式跳高的动作要领是什么】跨栏式跳高是一种较为传统的跳高技术,其特点是运动员在起跳时身体呈“跨栏”姿势,即身体一侧先越过横杆。虽然现代跳高比赛中更常见的是背越式和俯卧式,但了解跨栏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对于掌握跳高基本原理仍有一定帮助。
以下是跨栏式跳高的主要动作要领总结:
一、动作要领总结
1. 助跑阶段
- 助跑应保持直线,速度逐渐加快,为起跳提供足够的动能。
- 助跑距离根据个人能力而定,一般为8~12步。
- 身体保持前倾,重心略低,便于起跳。
2. 起跳阶段
- 起跳腿(支撑腿)快速蹬地,脚尖触地后迅速发力。
- 非起跳腿(摆动腿)向前上方摆动,带动身体腾空。
- 身体在起跳瞬间呈“跨栏”姿势,即身体一侧先过杆。
3. 过杆阶段
- 身体在空中保持平衡,头部、肩部、胸部依次越过横杆。
- 腰部和腿部配合调整身体姿态,确保身体各部位顺利通过横杆。
- 过杆过程中尽量减少身体与横杆的接触,避免失衡。
4. 落地阶段
- 落地时以单腿或双腿缓冲,注意保护膝关节和踝关节。
- 落地后保持身体稳定,避免摔倒。
二、动作要领对比表
动作阶段 | 关键要点 | 注意事项 |
助跑阶段 | 直线助跑,速度逐步提升 | 控制节奏,避免过快导致失控 |
起跳阶段 | 支撑腿快速蹬地,摆动腿上摆 | 保持身体平衡,避免侧倾 |
过杆阶段 | 身体呈“跨栏”姿势,依次过杆 | 注意身体协调,避免碰撞横杆 |
落地阶段 | 缓冲落地,保护关节 | 落地后保持稳定,防止摔倒 |
三、小结
跨栏式跳高虽然不如现代跳高方式流行,但其动作结构清晰,适合初学者理解跳高的基本原理。掌握正确的助跑、起跳、过杆和落地动作是提高成绩的关键。练习时应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身体协调性,逐步提升技术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