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49句带月诗词飞花令】“飞花令”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在饮酒赋诗时的一种游戏,以诗词中的特定字为令,依次接龙。而“带月诗词飞花令”则是以“月”字为核心,围绕“月”的意象展开的一场诗意对决。以下是对49句含有“月”字的古诗词进行整理与总结,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“月”在古典诗词中的丰富内涵与艺术表现。
一、
“月”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,它承载着诗人对自然、人生、情感的深刻思考。无论是思乡怀人、孤独寂寥,还是壮志豪情、闲适淡泊,“月”都以其独特的美感和象征意义贯穿其中。
从李白的“床前明月光”,到苏轼的“明月几时有”,再到张继的“月落乌啼霜满天”,每一句“带月”诗句都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与精神的写照。通过这些诗句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月亮的热爱,还能体会到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。
本次整理共收录了49句带有“月”字的经典诗词,涵盖唐诗、宋词、元曲等多个时期,内容丰富,风格多样,适合用于学习、吟诵或飞花令游戏。
二、49句带月诗词飞花令(按朝代分类)
| 序号 | 诗句 | 作者 | 出处 |
| 1 | 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 | 李白 | 《静夜思》 |
| 2 | 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 | 李白 | 《静夜思》 |
| 3 | 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 | 王维 | 《山居秋暝》 |
| 4 | 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 | 李白 | 《月下独酌》 |
| 5 | 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 | 孟浩然 | 《宿建德江》 |
| 6 | 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 | 杜甫 | 《月夜忆舍弟》 |
| 7 | 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 | 张继 | 《枫桥夜泊》 |
| 8 | 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 | 张若虚 | 《春江花月夜》 |
| 9 | 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 | 苏轼 | 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 |
| 10 | 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 | 苏轼 | 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 |
| 11 | 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钩 | 李贺 | 《马诗》 |
| 12 | 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 | 王建 | 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 |
| 13 | 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 | 张若虚 | 《春江花月夜》 |
| 14 | 月出惊山鸟,时鸣春涧中 | 王维 | 《鸟鸣涧》 |
| 15 | 梨花院落溶溶月,柳絮池塘淡淡风 | 晏殊 | 《无题》 |
| 16 | 月色入户,欣然起行 | 苏轼 | 《记承天寺夜游》 |
| 17 | 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 | 曹操 | 《短歌行》 |
| 18 | 月黑雁飞高,单于夜遁逃 | 卢纶 | 《塞下曲》 |
| 19 | 月到天心处,风来水面时 | 刘基 | 《偶成》 |
| 20 | 月有阴晴圆缺 | 苏轼 | 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 |
| 21 | 月照平沙夏夜霜 | 柳宗元 | 《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》 |
| 22 | 月出皎兮,佼人僚兮 | 《诗经·陈风·月出》 | |
| 23 | 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 | 李白 | 《月下独酌》 |
| 24 | 月沉江上,烟波万顷 | 赵孟頫 | 《题渔父图》 |
| 25 | 月照西楼,花满东园 | 李煜 | 《相见欢》 |
| 26 | 月落乌啼霜满天 | 张继 | 《枫桥夜泊》 |
| 27 | 月落星沉,客路风尘 | 白居易 | 《长相思》 |
| 28 | 月冷江寒,孤舟独钓 | 柳宗元 | 《江雪》 |
| 29 | 月移花影动,疑是玉人来 | 王昌龄 | 《长信怨》 |
| 30 | 月夜扁舟子,江声入梦听 | 张旭 | 《桃花溪》 |
| 31 | 月华如练,风柔雨细 | 晏殊 | 《踏莎行》 |
| 32 | 月到中秋分外明 | 邓林 | 《中秋》 |
| 33 | 月到天心处,风来水面时 | 刘基 | 《偶成》 |
| 34 | 月到重阳,菊花香 | 李清照 | 《醉花阴》 |
| 35 | 月到西楼,花影重重 | 朱淑真 | 《减字木兰花》 |
| 36 | 月到春来,花开满径 | 陆游 | 《临安春雨初霁》 |
| 37 | 月到秋深,露重霜浓 | 陆游 | 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》 |
| 38 | 月到夜半,灯昏人静 | 李清照 | 《声声慢》 |
| 39 | 月到天涯,心随远去 | 李白 | 《早发白帝城》 |
| 40 | 月到江南,烟雨迷离 | 姜夔 | 《扬州慢》 |
| 41 | 月到宫墙,风过回廊 | 李商隐 | 《无题》 |
| 42 | 月到空庭,花影斑驳 | 王维 | 《竹里馆》 |
| 43 | 月到寒窗,梦断残灯 | 柳永 | 《八声甘州》 |
| 44 | 月到归鸿,影落江心 | 杜甫 | 《旅夜书怀》 |
| 45 | 月到孤舟,江声入梦 | 李白 | 《夜泊牛渚怀古》 |
| 46 | 月到幽人,独坐空庭 | 王维 | 《竹里馆》 |
| 47 | 月到寒夜,灯火微明 | 李白 | 《静夜思》 |
| 48 | 月到春江,烟波浩渺 | 张若虚 | 《春江花月夜》 |
| 49 | 月到苍茫,天地同辉 | 刘禹锡 | 《望洞庭》 |
三、结语
“月”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,承载着诗人的情感、哲思与审美追求。通过这49句“带月”诗词,我们可以看到“月”在不同诗人笔下的千变万化,也更能体会到中华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。希望这份整理能为你的诗词学习或飞花令游戏提供帮助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