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长恨歌原文与赏析白居易】《长恨歌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,全诗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主线,融合历史与传说,抒发了对爱情、权力与命运的深刻思考。诗中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。
一、
《长恨歌》共120句,分为四个部分:
1. 开头部分(前36句):叙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,描绘他们的恩爱与宫廷生活。
2. 转折部分(第37-60句):描写安史之乱爆发,杨贵妃死于马嵬坡,唐玄宗陷入悲痛。
3. 中间部分(第61-92句):通过道士寻觅杨贵妃魂魄,表达唐玄宗的思念与无奈。
4. 结尾部分(第93-120句):以“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”收尾,点明主题,深化情感。
全诗不仅有强烈的情感色彩,还融入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,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部分 | 句数 | 内容概要 | 情感基调 | 主题体现 |
| 第一部分 | 36句 |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生活 | 温柔缠绵 | 爱情美好 |
| 第二部分 | 24句 | 安史之乱,杨贵妃之死 | 悲痛哀伤 | 命运无常 |
| 第三部分 | 32句 | 道士寻魂,寄托思念 | 感伤惆怅 | 爱情永恒 |
| 第四部分 | 28句 | 结尾点题,表达无尽遗憾 | 深沉哀婉 | 人生无常 |
三、艺术特色
- 叙事结构清晰:诗中情节发展自然流畅,层次分明。
- 语言优美凝练:用词准确,意境深远,富有音乐性。
- 情感真挚动人:通过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,引发读者共鸣。
- 历史与传说结合:将真实历史事件与民间传说巧妙融合,增强作品的感染力。
四、文化意义
《长恨歌》不仅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,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。它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,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性、爱情与命运的深刻理解。其影响深远,后世许多文人墨客都曾以此为题材进行再创作。
结语
《长恨歌》以其优美的语言、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,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。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历史角度来看,它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入研究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