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等额本息计算公式是什么】在贷款过程中,等额本息是一种常见的还款方式。它指的是在贷款期限内,每个月偿还相同金额的本金和利息,其中前期偿还的利息较多,本金较少,后期则逐渐相反。这种还款方式适合收入稳定的借款人,能够有效规划每月的还款支出。
等额本息的核心在于计算每期应还的固定金额,这个金额由贷款总额、利率以及贷款期限共同决定。下面将详细介绍其计算公式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实际应用案例。
一、等额本息计算公式
等额本息的计算公式如下:
$$
A = P \times \frac{r(1 + r)^n}{(1 + r)^n - 1}
$$
其中:
- $ A $:每期应还金额(即月供)
- $ P $:贷款本金
- $ r $:月利率(年利率 ÷ 12)
- $ n $:还款总期数(贷款年限 × 12)
二、等额本息计算示例
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,帮助理解该公式的实际应用。
| 项目 | 数值 |
| 贷款本金 | 100,000 元 |
| 年利率 | 5% |
| 贷款期限 | 10 年 |
| 月利率 $ r $ | 0.004167 |
| 还款期数 $ n $ | 120 期 |
代入公式计算:
$$
A = 100,000 \times \frac{0.004167(1 + 0.004167)^{120}}{(1 + 0.004167)^{120} - 1}
$$
计算结果为:
$$
A ≈ 1,064.83 元
$$
三、等额本息还款明细表(部分)
以下为前几期的还款明细,展示本金与利息的变化情况:
| 期数 | 本期还款金额 | 当期利息 | 当期本金 | 剩余本金 |
| 1 | 1,064.83 | 416.67 | 648.16 | 99,351.84 |
| 2 | 1,064.83 | 414.00 | 650.83 | 98,701.01 |
| 3 | 1,064.83 | 411.25 | 653.58 | 98,047.43 |
| 4 | 1,064.83 | 408.53 | 656.30 | 97,391.13 |
| 5 | 1,064.83 | 405.79 | 659.04 | 96,732.09 |
四、总结
等额本息是一种稳定、规律的还款方式,适合希望每月还款金额固定的借款人。通过上述公式和表格可以看出,虽然每月还款总额不变,但其中的利息部分逐渐减少,本金部分逐渐增加。这种方式有助于减轻初期还款压力,同时也便于财务规划。
如果你正在考虑贷款或已有贷款计划,了解等额本息的计算方式,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还款节奏和资金安排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