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扶老携幼的意思是什么】“扶老携幼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人们在迁徙、搬迁或集体行动时照顾年长者和年幼者的场景。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,也传达了家庭和谐与社会互助的精神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扶 | 搀扶、帮助 |
老 | 年长的人 |
携 | 携带、搀扶 |
幼 | 年幼的孩子 |
整体含义:
“扶老携幼”指的是在行动中帮助老人和小孩,通常用于形容在迁移、旅行、搬家等过程中,照顾年长者和年幼者的行为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”虽未直接出现“扶老携幼”,但其精神与该成语一致。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也可口语使用,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关爱。 |
示例 | “他们一家扶老携幼,踏上旅途去寻找更好的生活。”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扶危济困、尊老爱幼、体贴入微 |
反义词 | 置之不理、漠不关心、冷眼旁观 |
四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描述 |
家庭生活 | 在家庭中照顾老人和孩子,体现亲情。 |
社会活动 | 如公益活动、志愿者行动中,帮助弱势群体。 |
文学作品 | 常用于描写人物之间的温情关系或社会现实。 |
五、总结
“扶老携幼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更是一种文化观念的体现。它强调的是在社会生活中对老人和儿童的尊重与照顾,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文学创作中,“扶老携幼”都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通过了解“扶老携幼”的含义、出处、用法及适用场景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,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这种关爱与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