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自 大行不顾细谨,大礼不辞小让的成语是什么】“大行不顾细谨,大礼不辞小让”这句话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是刘邦的谋士张良在劝说刘邦不要因为小事而错过大事时所说的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做大事的人不必拘泥于细节,讲大礼的人不必计较小的礼节。后来,这句话被提炼成一个成语,用来形容在处理大事时应有远见和魄力,不应因小失大。
一、成语总结
成语 | 出处 | 原文 | 含义 | 用法 |
不拘小节 |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| 大行不顾细谨,大礼不辞小让 | 指做事不拘泥于琐碎的细节,注重整体或大方向 | 多用于形容人有远见、有气度 |
二、原文出处解析
“大行不顾细谨,大礼不辞小让”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中的一段对话。当时刘邦与项羽在鸿门宴上对峙,张良建议刘邦要抓住机会,不要因为一些小的礼仪问题而错失良机。他引用了这句话来劝说刘邦:“夫秦失其政,陈涉首难,豪杰蜂起,相与并争,不可胜数。然羽非有尺寸,乘势起陇亩之中,三年,遂将五诸侯灭秦,分裂天下,封王侯,政由羽出,号为‘霸王’。位虽不终,近古以来未尝有也。今卒困于此,此天亡也,非战之罪也。今日固决死,愿为诸君快战!”
张良在此借古喻今,提醒刘邦要有战略眼光,不要被琐事所牵制。
三、成语使用场景
1. 职场中:领导在做重大决策时,常会用“不拘小节”来形容其格局。
2. 生活中:朋友之间有时也会用这个词来夸赞对方为人豁达。
3. 历史评价:如对刘邦、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中,常提到他们“不拘小节”,善于把握大局。
四、常见误区
虽然“不拘小节”是一个褒义词,但也不能滥用。如果一个人真的在小事上表现得过于随意,可能也会被认为不够严谨或缺乏责任心。因此,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对象。
五、结语
“大行不顾细谨,大礼不辞小让”不仅是一句历史名言,更是一种处世哲学。它告诉我们,在面对重大抉择时,应当以大局为重,不被琐事所困。而“不拘小节”正是这一思想的浓缩表达,值得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借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