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峡大坝简介】三峡大坝,全称为“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”,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。它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斗坪镇,横跨长江,是集防洪、发电、航运、供水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。自1994年正式开工,2006年全面竣工以来,三峡大坝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三峡大坝不仅是现代工程技术的杰作,更是中国综合实力的象征。其建设过程中克服了诸多技术难题,如高水头、大流量、复杂地质条件等,为中国后续大型水利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三峡大坝主要信息一览表
项目 | 内容 |
全称 |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|
地点 | 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 |
建成时间 | 2006年 |
工程类型 | 综合性水利工程(防洪、发电、航运、供水) |
大坝高度 | 185米 |
总库容 | 约393亿立方米 |
发电装机容量 | 2250万千瓦 |
年发电量 | 约1000亿千瓦时 |
航运能力 | 可通航万吨级船舶 |
防洪作用 | 有效降低长江中下游洪水风险 |
生态影响 | 引发部分生态变化,但通过管理措施逐步改善 |
三峡大坝的建成,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,还为华东、华中地区提供了稳定的清洁能源,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。同时,它也推动了长江航道的改善,提高了航运效率,对促进内陆与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尽管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争议,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移民安置问题,但随着管理和技术的不断进步,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。如今,三峡大坝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,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。